一种袋栽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方法,贵州鸿富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_专注于;农村种植什么挣钱,桑黄种植技术,赤松茸种植技术,羊肚菌种植技术,西南食用菌研究所,液体菌种制作技术,食用菌种植技术,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学校,西南农业科技研究所,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苗供应,中药材种植技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袋栽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猴头燕(Hericium erinaceus)是一种食药两用菌,隶属于菌物界(KindomFungi),担子菌门(Basid1mcota),担子菌纲(Basid1mycetes),猴燕目(Hericiales),猴燕科(Hericiaceae),猴燕属(Hericium)。猴头菌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在很早以前,人们就把它与熊掌、海参、鳖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并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的美称,在古代成为贡品。
[0003]目前猴头菇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市场对于猴头菇需求量极大。但现在猴头菇的栽培都是人工栽培,还没有实现工厂化、周年化生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袋栽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I)接种、定植期
[0006]调整培养室室温为23-25摄氏度。袋内温度不超过25摄氏度。黑暗培养,二氧化碳浓度低于4000ppm,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下,定植期7_9天;
[0007](2)发热期
[0008]菌丝进入发热期后,将培养室室温调整为21-23摄氏度,袋内温度不超过25摄氏度,同时增加室内循环;黑暗培养,适时通风,房间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00ppm,湿度控制在65%左右;发热期一般18-20天;
[0009](3)栽培管理
[0010]菌丝满袋后,将栽培袋移至出菇房,
[0011]第I天,去掉套环和棉塞,袋口保持原状,将栽培袋插入出菇网格上;调节室内温度15-17°c,加大内循环,黑暗培养;
[0012]第2-5天,开始形成小原基。控制室内温度14-15 °C,温度90-95%,二氧化碳800ppm以下;每天光照5小时,强度50-1001ux ;
[0013]第6-8天,刺激子实体形成;控制室内温度12-14°C,温度85_90%,二氧化碳800ppm以下;每天光照5小时,强度50-1001ux ;
[0014]第9天,控制室内温度12-14°C,温度80-85%,二氧化碳800ppm以下;
[0015]第10天,采收第一潮菇;
[0016]第11-20天重复采收第二潮菇。
[001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袋栽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方法通过栽培过程中的水分、湿度、关照和C02浓度的控制,缩短猴头菇栽培周期,提高产量和质量。解决了现有猴头菇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污染率、产生更有活力菌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一
[0019]1.培养基配方(各原料均为普通市售产品,各原料的比例为质量比。)
[0020]木肩30%,玉米芯16%,棉籽壳22%,麸皮15%,玉米粉5%,米糠10%,石膏2%。
[0021]2.原材料预处理
[0022]木肩需先过筛,堆积3个月以上,期间要时常喷淋,发酵。玉米芯和棉籽壳需充分预湿后才可以使用,防止灭菌不彻底。
[0023]3.搅拌
[0024]先将配方中各物质重量比换算成相应的体积,采用不同体积的容器来量取,倒入大型搅拌机,先搅拌10-15分钟进行预混合加水,使含水量为65% (质量比),搅拌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ρΗ8.0-8.5。
[0025]5.装袋
[0026]搅拌后的原材料,使用打包机装袋。装袋后将颈圈套入,塑料袋外翻,拉紧,使颈圈紧贴培养料面,扣盖,整筐上灭菌小车。进锅灭菌。
[0027]6.灭菌
[0028]灭菌程序为:100°C保温60分钟,然后121°C灭菌90分钟,整个过程需要4-5小时。
[0029]7.冷却
[0030]灭菌结束后,将灭菌小车拉入冷却室,出锅时,袋温90-100°C,推入冷却室,开启制冷机组进行强制制冷,直到袋中心温度降至24摄氏度以下。
[0031]8.接种
[0032]菌种使用保存于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猴头菇菌种,菌种编号:刺长。
[0033]将灭菌经过冷却的栽培袋人工放置于流水线上的接种系统。接种时,两位员工配合接种。菌种袋消毒后,将菌种中上部老菌皮去除。一人打开盖子,另一人使用接种器刮取菌种接入栽培袋中,盖上盖子,周而复始。9培养
[0034]9.1定植期
[0035]将接种后的整筐栽培包置于周转培养架上,使用叉车移入培养库,重叠堆垛培养。做好环境卫生,关门,维持库内微过滤正压,库内存留的空气足够提供菌种菌丝恢复与定植所需的空气,秩序维持培养室室温即可,调整培养室室温为23-25摄氏度。袋内温度不超多25摄氏度。黑暗培养,二氧化碳浓度低于4000ppm,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下。接种第7天检测污染率。手持手电筒,以平视的角度观察靠近走道培养层架上的栽培袋是否有污染,若有污染做记号,检查结束后取出污染袋。记录污染情况,分析。定植期一般为7-9天。
[0036]9.2发热期
[0037]菌丝进入发热期后,将培养室室温调整为21-23摄氏度,袋内温度不超多25摄氏度,同时增加室内循环。黑暗培养,适时通风,房间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00ppm,湿度控制在65%左右。发热期一般18-20天。
[0038]10.栽培管理
[0039]菌丝满袋后,将栽培袋移至出菇房。
[0040]第I天,去掉套环和棉塞,袋口保持原状,将栽培袋插入出菇网格上。调节室内温度15-17°C,加大内循环,黑暗培养。
[0041]第2-5天,开始形成小原基。控制室内温度14-15 °C,温度90-95%,二氧化碳800ppm以下。每天光照5小时,强度50-1001uxo
[0042]第6-8天,刺激子实体形成。控制室内温度12_14°C,温度85-90%,二氧化碳800ppm以下。每天光照5小时,强度50-1001uxo
[0043]第9天,控制室内温度12-14°C,温度80-85%,二氧化碳800ppm以下。
[0044]第10天,米收。第一潮燕出燕结束。
[0045]第11-12天,升温降湿,控制出第二潮菇。控制温度17_18°C,湿度70_80%,加大内循环,黑暗培养。
[0046]第13-16天,开始形成小原基。控制室内温度14-15°C,温度90-95%,二氧化碳800ppm以下。每天光照5小时,强度50-1001uxo
[0047]第17-18天,刺激子实体形成。控制室内温度12_14°C,温度85-90%,二氧化碳800ppm以下。每天光照5小时,强度50-1001uxo
[0048]第19天,控制室内温度12-14°C,温度80-85%,二氧化碳800ppm以下。
[0049]第20天,采收。第二潮菇出菇结束。
[0050]两潮燕出燕产量250g,整个栽培周期45-48天。
[0051]11病虫害防治
[0052]对培养过程中发生的杂菌污染,给予及时清除;
[0053]12采收管理
[0054]菇体基本长足,坚实,色白,表面出现菌刺,菌刺长度在0.5-1.0厘米,未弹射孢子,此时适时采收。
【主权项】
1.一种袋栽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接种、定植期 调整培养室室温为23-25摄氏度。袋内温度不超过25摄氏度。黑暗培养,二氧化碳浓度低于4000ppm,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下,定植期7_9天; (2)发热期 菌丝进入发热期后,将培养室室温调整为21-23摄氏度,袋内温度不超过25摄氏度,同时增加室内循环;黑暗培养,适时通风,房间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00ppm,湿度控制在65%左右;发热期一般18-20天; (3)栽培管理 菌丝满袋后,将栽培袋移至出菇房, 第I天,去掉套环和棉塞,袋口保持原状,将栽培袋插入出菇网格上;调节室内温度15-17°C,加大内循环,黑暗培养; 第2-5天,开始形成小原基。控制室内温度14-15 °C,温度90-95%,二氧化碳800ppm以下;每天光照5小时,强度50-1001ux ; 第6-8天,刺激子实体形成;控制室内温度12-14°C,温度85-90%,二氧化碳800ppm以下;每天光照5小时,强度50-1001ux ; 第9天,控制室内温度12-14°C,温度80-85%,二氧化碳800ppm以下; 第10天,米收第一潮燕; 第11-20天重复采收第二潮菇。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袋栽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接种、定植期;发热期;和栽培管理。本发明提供的袋栽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方法通过栽培过程中的水分、湿度、关照和CO2浓度的控制,缩短猴头菇栽培周期,提高产量和质量。